离婚前把自己的钱转给父母算不算转移财产?离婚前把钱转给父母可能被认定为转移财产。若为夫妻共同财产且私自转款以减少可分割数额则涉嫌转移,若为个人财产则不属于,离婚诉讼中需综合证据和实际情况判定。具体详细内容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离婚前把自己的钱转给父母算不算转移财产
离婚前把自己的钱转给父母有可能被认定为转移财产。
如果这笔钱是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前未经对方同意而私自转给父母,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可分割的共同财产数额,损害配偶一方对共同财产享有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通常会被视为转移财产。例如,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积累了一笔存款,一方在离婚前悄悄将钱转给父母,这就存在转移财产的嫌疑。
然而,如果能证明转给父母的钱属于个人财产,比如是婚前个人积蓄且在婚后一直保持独立的财产状态,那么这种转账行为就不属于转移财产。所以,在离婚诉讼中,对于此类转账行为是否属于转移财产,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证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二、起诉离婚可以分到财产吗
起诉离婚时能否分到财产需要根据多种情况判断。
(一)共同财产的认定
1. 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共同购置的房产、车辆等固定资产,或者有共同的存款、投资收益等,这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起诉离婚时,法院会对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 但是,如果财产属于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例如一方在婚前全款购买的房产且登记在自己名下,这部分财产在离婚时不会被分割,仍然归原所有人。
(二)法院判决分割的原则
1. 法院通常会遵循平等分割原则,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会将共同财产大致平均分给双方。
2. 如果一方对家庭贡献较大,例如在照顾家庭、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方面付出更多,或者一方存在过错,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在财产分割上有所倾斜。所以,起诉离婚时是否能分到财产以及分到多少财产,要依据具体的财产状况和相关事实由法院判定。
三、离婚前多久转移财产不算违法
离婚前不管多久转移财产都可能涉嫌违法。
如果一方在离婚前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意味着任何一方不能擅自处分共同财产。
例如,在知道可能要离婚起就偷偷将夫妻共同存款转至他人账户或者变卖共同房产且将款项隐匿等行为都是不合法的。离婚时,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并不存在一个合法的所谓离婚前多久可以转移财产的时间界定,只要是故意损害另一方对共同财产的权益的转移行为都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